7月23日,市总工会召开全市工会宣传思想工作暨“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推动会,对高标准深化“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建设,进一步推动工会宣传思想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杨春武出席会议并讲话。天津经开区总工会作交流发言。
2025年,天津经开区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全总“559”工作部署、市总“创新打造‘六大场景’思政课”工作要求,滨海新区总工会“坚持把思政引领融入工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工作方向,创新构建“思政引领、产改赋能、职工成长”三位一体思政教育体系,通过数字化赋能、场景化融合、强化队伍建设,着力抓好“以政启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常化人、以阵地聚人”,实现“工会事事有思政、干部人人讲思政、工人处处学思政”,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滨海新区特色、泰达辨识度的“多元思政课”实践路径,使“有你泰好”品牌服务矩阵在基层落地生根。
构建智慧平台 打造思政教育新阵地
天津经开区总工会依托“泰达群团云课堂”数字化学习平台,设置“红色力量”“群团课堂”“国学文化”等8大类别1200余门思政课程和有声读物。
利用平台“数据+人工”双推荐机制,根据职工岗位、年龄、性别等画像精准推送学习内容。建立“学习成就体系”,通过“学习之星”“知识竞赛”等互动方式,激发职工学习动力。2025年上半年,平台累计注册人数1.9万余人,4万余人次参与学习,学习时长达2.3万余小时。
创新教育场景 构建沉浸式学习生态
天津经开区总工会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教育场景,形成“即时互动-灵活渗透-按需选择”的思政生态。
线上打造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云课堂“三端协同”矩阵。“三端”通过内容互通、活动互促、数据共享形成协同效应,让职工实现“随时学、随地学、随身学”,真正实现了“指尖上的思政教育”。
线下创新“点单式”培训服务体系,全面贯彻滨海新区“四送一补”工作要求,开展“送培训进企业”专项行动,开设思政课堂、“四铸”培训工程、心理健康疏导、优秀人物宣讲、健康养生、巾帼赋能等40余门类课程,全年计划举办各类培训100余场,形成“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
创新“全要素赋能”职工书屋建设机制,通过“资金+资源+服务”支持,帮助基层职工书屋长效化运营,打造职工文化生态圈,助力企业人才培育与高质量发展。
打造三支队伍 汇聚思政育人合力
天津经开区总工会创新打造“红色引擎”“神经末梢”“文化先锋”三支队伍,形成“群星闪耀”的思政育人格局。
一是锻造“红色引擎”,建强思政教育“领航员”队伍。精选20名劳模、工匠组建“红色讲师团”,在生产一线开展巡回宣讲。
二是激活“神经末梢”,建强思政工作“信息员”队伍。构建“1+N”信息员网络体系,在50余家重点企业设立信息员,全年征集优秀基层工作案例,组织信息员开展舆情应对、新媒体运营等专题培训,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7月2日至3日,举办“讲好工运故事,传递群团声音”信息宣传员培训。以劳模工匠宣讲、专题讲座、中国工人运动历史成就展参观等学习形式,筑牢职工思想根基,传承红色基因,3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80余名群团干部参加。
三是厚植“文化沃土”,建强思政传播“红色文艺轻骑兵”。依托泰达职工艺术团,创作原创文艺作品,强化职工思想引领。今年上半年,创作了《红旗闪耀津门》《有你泰好》等情景剧,《泰达新章》《我相信》原创歌曲等10个原创节目。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进企业活动,创新“文艺+思政”模式,在“五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以“中国梦·劳动美”“迎庆百年工运”等为主题的文艺思政课,通过歌曲、舞蹈、朗诵等艺术形式弘扬“三个精神”。
今后,天津经开区总工会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殷切嘱托,在市总、区总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化“多元思政课”建设,让更多职工在思政教育中成长成才,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产业工人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