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聚力谱写现代化泰达建设新华章

天津经开区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

2024年03月03日

(上接1版)新的考核激励导向,嘉奖重用提拔敢闯敢拼、业绩突出的干部,全面激发拼搏奋斗的精神力量。

瞄准高标 提质增效

在产业焕新上升级加力

在主导产业上转出新方向

绿色石化产业,要抓住新契机,着力发展高端精细化工,推动120万吨乙烯等项目投产,加快渤化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建设。要依托中石化与英力士、恒河合作项目,创新央企+外企”“央企+民企模式,拓展三资联动合作领域。要充分认识南港在滨城科创区“N中的重要地位,加快建设南港科创中心,打造创新型石化园区。

汽车及装备产业,要推动汽车研发生产向新能源、智能网联转型,加快吉利醇氢总部基地投产,加速丰田氢能示范应用,确保富维海拉基地、敏实北方总部等项目竣工量产。

电子信息产业,要重点引育集成电路、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领域项目,充分发挥车规级芯片联盟作用,推动金山云数据中心等项目竣工投产,洁美电子信息材料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华大九天等项目落地。

医药健康产业,要重点打造核酸产业园,加速聚链成群。突出CXO优势,促进凯莱英化学大分子三期等项目竣工投产。依托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形成研产合作新亮点。

现代服务业,要用好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牌子。抓实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共享制造、供应链管理等业态发展;抓实平台经济,推进平台企业本地实体化运营;抓实金融创新,高标准建设于响产业金融发展区,打造北方基金资管行业聚集区。

在新兴产业上开辟新赛道

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加快聚集。围绕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新领域,引育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完善企业上市孵化体系,推动企业小升规”“规升巨”“巨股改。深入开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春笋行动

要促进数实融合不断深化。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步伐,打造更多数字工厂、灯塔工厂、智能车间,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

要布局未来产业深挖潜力。要围绕人工智能、未来健康、新型材料、量子应用、绿色低碳等领域,谋划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提升未来产业发展能级。

在招商引资上打出新高度

项目是决定经开区作为全市第一大经济体地位的关键要素。

要狠抓大项目。坚持项目是生命线理念,全力打好产业项目招大引强攻坚战,推动新的百亿级优质项目落地。

要彰显大气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招商,围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链条招商,围绕优势场景招商,引入更多有科技含量、环境质量、就业容量、税源增量的项目,掀起招商引资强大声势。

要强化大统筹。构建前端招商-中间建设-后端服务一条龙机制,确保接力棒紧密衔接。要拓宽项目信息渠道,发挥招商中心前哨作用,积极参与和策划高水平行业论坛会议,在以会引资、以会聚才、以会促产上取得更大实效。

凸显特色 激发动能

在科技创新上升级加力

聚焦协同创新抓好

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协同特点,提出新的招法举措。一个核心,要突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作为滨城科创区核心区的优势,积极引育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加快推动配套完善。对内协同,要强化与天津市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创区各片区的合作。主动承接天开园溢出成果,着重布局创新链中后端环节,实现相互赋能、错位发展。对外协同,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强与北京中关村、怀柔科学城科技创新联动,深化与中发展集团合作,探索建设飞地科创示范基地

聚焦自主创新抓好

要大力。着力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创型企业,特别是首都二环内高校及科研机构资源,鼓励企业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相结合,做到引进一个人才,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

要主动。开展领航企业培育计划,支持创新型企业总部认定。实施创新主体筑基工程、高成长性企业育优工程、高企倍增行动计划,升级企业上市苗圃工程,持续壮大创新主体梯队力量

要见到。全年要实现雏鹰、瞪羚、领军(培育)企业总量显著提升。鼓励企业建设更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促进更多外资企业落地高级别研发机构,助力制造+研发转型升级。

聚焦创新生态抓好

要做强硬载体。用好医药联合研究院、超算中心等现有载体,加快滨海中关村M0地块、南港科创中心等新型研发载体建设,强化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承载力。

要优化软环境。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做强泰海基金、中关村雨林基金,广泛引进优秀投资机构,加大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力度。优化产业(人才)联盟工作机制,用好人力资源产业园平台,构建人才服务雁阵格局。

深化融合 提升品质

在城市更新上升级加力

盘活存量有招法、见效果

要发力项目带活,通过招商引资,用项目换空间。要继续引入重量级项目,形成规模化、标志性的盘活案例。

要推动融资促活,探索类REITs

ABS等资产证券化工具,扩大盘活增量。

要强化引流激活,提高人口导入力度,加快核心区楼宇、公寓等闲置空间去化。

更新项目精心谋、高效推

要加力推动既有项目。重点加快塘沽南站、时尚广场更新项目进度,尽快出形象、引产业、见效益,打造城市更新示范标杆。

要高标准谋划新的项目。面向逸仙科学工业园、微电子产业区、泰达综保区等开展工改工更新策划,创新运营模式,加快老工业区焕发新活力。要突出特点开展更新,与战略机遇、产业需求、所在区发展方向结合,相互借势、相互促进。要强化更新项目规划、建设、招商、运营有机衔接。

要全面激发于响活力。打好核心区产城融合攻坚战,抓实于响规划建设、招商运营。聚焦于响定位,实现以业引人、以校引人、以文引人、以策引人、以配套引人,打造现代、创新、开放、时尚的年轻人集聚地。加大于响宣传力度,打响于响品牌,实现“‘无声处惊雷

国资国企改革提质量、增效益

要推动专业化整合。坚持同质业务合并、相关业务成链,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明确主责主业,注重做专做强。

要加快市场化转型。要坚持市场化导向拓展业务、对外投资、降本增效。打造符合市场化要求的新型政企关系,推动关键岗位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

要完善现代化治理。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现集团架构扁平化,坚持人员向生产经营一线倾斜,以强内控、防风险、促合规为目标规范国企管理。

要突出正向化赋能。进一步归集经开区资金、资本、人才、应用场景等优质资源,为国企注入新动能,切实发挥国企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主力军、子弟兵的作用。

要加强系统化统筹。统筹发展安全,抓好债务化解、安全生产、合规经营。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委会助力国企转型发展,企业提升盈利能力反哺区域发展。

要实行差异化考核。坚持分类管理、分类考核,精准设置指标体系,将考核与干劲面貌、业绩贡献、能力本领、职位升降挂钩,考出国企队伍战斗力。

打开视野 做足优势

在对外开放上升级加力

依托优势做强外资

要大力挖潜。要切实发挥驻外招商中心作用,加大对重点地区的招商力度。积极与区内现有外资企业总部管理层走访沟通,及时掌握项目布局新动向,争取实现新投资,设立新项目。

要全力扩源。要抓住机遇寻找新的发力点,拓展东南亚、中东、中亚五国等地市场潜力,面向中东招引主权基金相关投资,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双向开放通道。

要努力提质。继续发展制造+创新中心”“制造+服务模式,探索开放式创新平台、联合实验室、离岸双创等利用外资新领域,打造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对外开放中心区。

突出特色拓展贸易

以产兴贸。依托产业稳存量、扩增量,加快推动贸易结构转型,积极拓展中间品贸易,大力发展以金融、物流、人力资源、跨境电商等为代表的服务贸易,抢抓绿色能源国际市场需求,促进新三样产品出口。

以港促贸。引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金融、海事法律、保税船供等服务机构,拓展航运服务全业态。加快推动油气交易中心展业,(下转6版)

上篇: 聚力谱写现代化泰达建设新华章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5 泰达群团

↑ TOP


http://teda.ysneo.com/Content/weixinlogo.png
泰达群团
http://teda.ysneo.com/content/2024-03/03/000233.html
泰达群团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