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天津市召开“十项行动”见行见效主题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即“十项行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天津经开区重磅发布《天津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方案》。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经开区,成立39年来,天津经开区始终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发挥主力军和排头兵的引领作用,在产业培育、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GDP总量占全市和滨海新区的比重分别达到1/7和1/3,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和滨海新区的比重分别达到1/4和1/2,区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生活环境优美宜居,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美丽“滨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天津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十项行动”,吹响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为在全市和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天津经开区制定《天津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方案》,明确发展定位、奋斗目标和工作路径。
未来五年,天津经开区将全力打造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新时代美丽“滨城”核心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版。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7%、总量突破3200亿元,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排名中进位争先。
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功能区核心区建设工程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持续优化三级联动模式,加强项目、平台、政策、机制全面统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到2027年,围绕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核心领域建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示范区和目的地,累计落户京津冀协同项目超2000个,累计承接项目投资超过1000亿元。
实施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工程
持续以开放推动改革,以改革促进更高水平开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全面形成“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蓬勃局面。到2027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370亿元,限额以上商品销售收入达到67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3亿美元。
实施“滨城”中央创新区建设工程
推进“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载体升级、创新人才引领”四项行动,以科技创新“点燃”区域经济发展引擎。到2027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亿元,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10家,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85%,高技能人才总量超过6.3万人。(下转6版)